📖本节内容:需求的定义与分类;如何挖掘需求;如何管理与分析需求;滴滴地图实例解析
📌学习时间:2020年3月25日📅
注:本篇2020年3月参与UniCareer平台《产品经理入门必修课》期间整理的课堂笔记,图片截自课程视频,不可挪用。
1. 究竟什么是需求?
需求的定义与分类,3个角度划分8大需求
只有当产品满足用户在某一场景下的特定需求时,这个产品才是具有价值的。如果某个产品只能满足用户的表层需求,那么这个产品很容易被竞争者替代。
因此,必须深入挖掘用户需求。解决问题。
满足欲望:“产品最终就是要满足用户的各种欲望。”
需求的本质——“马斯洛需求理论”
人类的需求都可以归结为这五种,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大都是为了解决这五大需求而产生的,尤其是底下三层。
饿了么、美团外卖-->吃的需求
需求挖掘的例子:
用户提出的要求在本质上到底属于什么需求?不要只停留在表面!
挖得越深越细,就能拥有越强的竞争优势。
需求的分类:
1)对象为用户时
2)对象为产品运营时
3)对象为系统时
安全性:比如短信验证码,如果被黑会消耗公司短信数量造成公司经济损失。
2. 如何挖掘需求(重点)
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采集需求取决于资源:比如人员数量和能力,老板给的资金和时间。
四种典型需求采集方法
2)可用性测试:定性研究,选取的用户要尽可能能代表日后的真实用户
3)常见问卷调查工具:麦克、问卷星
(但是,前三种方法都只能涉及少量用户)
4)数据分析:适合大批量的数据处理。
- 分析用户使用产品日志、客户管理系统里的信息、网页访问情况的统计;
- 重点关注访问量、用户数、流失率、点击率、转化率、留存率、活跃度;
- 借助Excel或其它工具。
比如用户数过低,是否因为注册流程过于复杂;转化率过低,是否因为跳转逻辑设计问题。
“每个问题的背后都对应一个需求。”
其他需求采集方法:
“学会充分地挖掘需求是成为一个优秀PM的关键。”
3.如何管理与分析需求
乔布斯:“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倾听你的用户。”
如何理解?
1)用户觉得习以为常的需求往往就忽略了
2)由于认知和表达能力有限,表达不出或表达不准
3)为了迎合PM,说出违心的需求
PM一定要经过去伪存真的评估筛选。
需求采集之后,千万不能直接整理成需求调研报告,更不能直接提给开发部门上线。
如何评估采集来的海量需求?
1)建立需求池(需求数据库)
“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,也并不是用户说过的所有话都需要被满足。”
Excel不能协同编辑,下面两种(网页版)可以。
一个需求池的例子:(有点像之前在滴滴做的工单记录)
需求池可以很好地帮助梳理需求。
如何分析需求?
两个很重要的概念:用户需求VS产品需求(福特造汽车的例子)
将用户的真实需求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。
“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迎合人性的,需求分析的核心就是要发掘出用户的本质渴望。”
心理学(PM需要积累不同学科知识)
四象限原则判断需求优先级:
对每个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标注。
判断需求的商业价值、开发量、性价比等等。
e.g. 连购买流程都没有打通的话,如何开展促销?
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知识,才能更好地与开发人员沟通。
对需求的优先级进行判断时,通常使用:
KANO模型(日本学者)定义的五个层次用户需求:
分析了用户需求满足率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。
基本型:不说也应该做到。
期望型:用户能够比较清晰地知道的。
兴奋型:超出用户预期地,提供了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。
无差异型需求:提不提供对用户满意度无影响。
反向型需求:提供的程度与用户满意度成反比。
让用户填写以下表格,从而判断需求优先级:
决定做产品之前:需求评审会议!
根据需求不同,涉及到的与会人员(规模)不同。
PM要提前准备好需求文档。考验了PM对需求的熟悉程度和判断能力。
评审之后形成**《需求报告》(发给项目负责人、运营团队、其它相关人员)。
三种呈现方式:
word;用户画像(具体化,引起感性共鸣);虚拟故事(有点像之前做的use cases,具体化形象化)
以下是案例:
找到小明的本质需求!!——口渴了!**——然后再筛选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2019年初市值超过京东!为什么能成功?——抓住了根本需求——(除北上广深外)对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!——消费降级,农村包围城市!
挖掘不同场景的多样性需求,不同解决方案!
4.案例精讲:滴滴地图(2017年成立)
——滴滴是如何从公司到用户层面(自上而下)来进行需求挖掘与分析的?
地图业务不属于打车功能的基本型需求,但对主营业务有战略性意义。
发现被地图app截流,需要完善服务链。
“滴滴特别重视数据运营,积累了海量的数据,不想为他人做嫁衣。”
“未来准备入局自动驾驶,对自有地图提出要求。”
滴滴地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!
- 基于海量实时出行数据,提供了预估到达时间、路径规划、上下车点、猜你想去等基础服务;
- 并且支持滴滴出行平台的运营调度、供需预测、拼车、智能分单等多个业务系统;
- 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广泛使用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算法来提高应用的准确性和处理能力,提高地图数据更新的有效性和时效性。
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出行服务体验,让滴滴在激烈的网约车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-->所以,战略上决定要做自有地图!
三个产品非常相似(同质化)。
不同点:滴滴直接显示打车预估价;推荐排序有差异(以北京为例,滴滴更重视地铁)。
高德地图上线高德叫车
数据的丰富程度和准确性对于地图产品属于基本型需求,对用户体验影响大!!
兴奋型需求:
- 雨雪天气时,降低步行距离长的方案优先级;
- 目的地是机场火车站时,预设用户提行李,增加直达方案的优先级。
(图中,滴滴的推荐比百度合理,去机场骑车开玩笑呢??)
提高快车方案优先度,为自有业务进行引流。
需求挖掘:
需求管理与分析:
首先满足基本型需求!投入大量精力完善数据!
(数据的丰富程度和准确性对于地图产品属于基本型需求,对用户体验影响大!!)
其次才是其他需求。
综合考虑了外部用户需求和内部公司需求。
非功能性需求也不容忽略!
比如浏览器的兼容性,
接口请求峰值,系统性能的要求
e.g. 上下班高峰、极端天气下滴滴系统是否会崩溃
PM如何提升需求敏感度:
常做总结!!!定期复盘!!
时刻关注行业动态!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!!推出切合时代热点的新产品!
关注竞品!“竞品是一面最好的镜子!可以照出自身的优缺点,对自身优化完善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。”
开放的心态!多交流!热爱生活!“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来源。”